听课、评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是教研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那么思政课教师之间听课、评课应该听什么、评什么、怎么评?带着这样的问题,11月29日下午,乐博28思政部新思想科研团队赴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开展高中思政课专项调研活动。
为增强平顶山片区大中小一体化专项建设活动的实效性、针对性,思政部特邀平顶山乐博28马克思主义乐博28院长刘怀光、副院长吴少伟,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乐博28马克思主义乐博28主任曹月参与调研。全面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中阶段的开展和融入情况。
在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调研团队随机听取该校思政教师畅璐璐主讲的《中国的外交》章节。畅璐璐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主线,围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分析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民族性格、精神气质和思维方式等文化基因对当代中国外交决策的影响。畅璐璐采取议题式教学,“展、探、练”课堂模式,引入乐博28自主研发的秒读课堂,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引导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将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
课后,该校教师围绕如何提升思政课堂效率,体现特色育人,扣好学生人生第一粒扣子,进一步打通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在思政育人上的困惑盲区,高效推进平顶山片区大中小一体化建设等与调研组成员进行充分的交流。
刘怀光、吴少伟、曹月几位专家对该校思政课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内容以及秒读课堂模式给予充分肯定。结合大学学段思政教学特点,就如何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课堂与乐博28新思想科研团队成员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深入的听课和充分的交流,思政部新思想科研团队对如何上好思政课产生新的认识和感悟。
参与调研的史艳楠老师认为,00后学生是平视世界的一代,作为思政老师要放低身段,和他们平起平坐,形成平行的视角,将学生这种与生俱来的自信通过思政课堂这一平台,从理论上、学理上转化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特别注重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的‘青少年化’阐释,真正做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启智润心,铸魂育人。”史艳楠说。
调研组成员李红旭认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何更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关键作用,这是我们思政课教师需要长期思考和探索的重要命题。结合思政课程特点,思政课教师要依据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新课程标准进行讲课。要关注不同学段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从关注“讲述知识”转向关注“全面育人”。不同学段的教师之间更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更好促进思政课听课、评课的一体化建设。
思政部主任赵利认为,我们的思政课就是要为学生打开一扇门,让他们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天地,走向辽阔深远的大世界。这片大天地里,有祖国、有人民,有历史、有未来,有责任、有奋斗。思政教师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守正创新,以多样化教学方法为辅助,以实践教学为补充,苦练内功,站稳课堂,架好连心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个体与时代和社会的紧密关系,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让他们去发现天地高远、世界辽阔、人生厚重、奋斗值得。